偶聯(lián)劑改性重鈣填充ABS的性能研究
鄒檢生1 李永安1 彭鶴松1 宋世坤1
(1.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,江西吉安,331500)
摘要:采用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GR-201對超細碳酸鈣(GY-616)進行表面改性,改性后的碳酸鈣與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共聚物(ABS)制備出ABS/CaCO3復合材料,研究了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和改性時間對CaCO3吸油值和接觸角的影響,測試了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MFR(熔融指數(shù)),并用SEM觀測了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。結果表明:經(jīng)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CaCO3吸油值降低,接觸角增加;ABS/CaCO3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提高,加工流動性增加;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提高。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,改性時間30min,改性效果最佳,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最佳,加工流動性最好;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最好。(1.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,江西吉安,331500)
關鍵詞:偶聯(lián)劑,重鈣,ABS,力學性能,分散性
0 引言
ABS樹脂具有諸多優(yōu)異特點,廣泛應用于機械、汽車、家電等領域。但由于其實際應用的要求不同,需要對ABS樹脂進行各種改性,使其達到實際使用要求【1-2】。無機非金屬填料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后,應用于ABS樹脂中不僅可降低成本,還能實現(xiàn)性能的提升【3-5】。
由于CaCO3價格低廉,白度好,化學性質(zhì)穩(wěn)定,常用于ABS的填充改性。國內(nèi)大部分學者采用納米CaCO3填充改性ABS樹脂,獲得了優(yōu)異的性能【6-7】。但少見采用重質(zhì)CaCO3填充ABS的研究,本實驗采用超細重質(zhì)CaCO3填充改性ABS,并對CaCO3粉體改性工藝進行了探討,詳細分析了制備的ABS/CaCO3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、彎曲強度、沖擊強度和MFR的變化,并采用SEM觀測了ABS/CaCO3復合材料的沖擊斷裂面形貌。
1. 實驗部分
1.1 原材料
ABS,PA-757,奇美寶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;超細CaCO3,GY-616,D50 3.35μm,D97 5.94μm,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;偶聯(lián)劑,異丙基三(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)鈦酸酯,牌號:GR-201,市售。
1.2 儀器設備
接觸角測定儀:HARKE-SPCAXZ,北京哈科試驗儀器廠;雙螺桿擠出機組:SHJ-36型,L/D=50,D=35.5mm,南京杰恩特機電有限公司;注塑機:ZX-80型,震雄集團公司;萬能力學性能實驗機:CMT6104型,美斯特工業(yè)系統(tǒng)(中國)有限公司;沖擊試驗機:ZBC1400-B型,美斯特工業(yè)系統(tǒng)(中國)有限公司;MFR儀:ZRZ1452型,美斯特工業(yè)系統(tǒng)(中國)有限公司;高速混合機:GRH-100D,阜新鑫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;場發(fā)射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:SU8010型,日立(中國)有限公司。
1.3 試樣制備
1.3.1改性粉體的制備
稱取50KgCaCO3加入到高速混合機中攪拌10min去除水分,溫度120-130℃,攪拌速度250r/min;去除水分后從改性劑加料口采用塑料滴管滴加偶聯(lián)劑GR-201,偶聯(lián)劑的添加量為CaCO3質(zhì)量的1%-2%;完全滴加完偶聯(lián)劑后再攪拌一定時間,低速攪拌冷卻后出料。對改性后的粉體進行吸油值和潤濕接觸角的測定。
1.3.2ABS/CaCO3復合材料的制備
按ABS:CaCO3質(zhì)量份數(shù)10:1稱取一定質(zhì)量的原料添加到高速混合機中,攪拌10min,冷卻出料;再將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,加工溫度設為180-200℃,擠出后的粒子經(jīng)烘干后進行熔體流動速率測試,另將部分粒子烘干后注塑成標準樣條進行力學性能測試。
1.4 性能測試
吸油值測試:按GB/T19281規(guī)定方法測試,整個過程要求在5min內(nèi)完成;潤濕接觸角測試:取改性后CaCO3壓片,采用接觸角測定儀測試其接觸角,潤濕介質(zhì)為水;拉伸性能測試:按GB/T1040-2006測試;彎曲性能測試:按GB/T9341-2008測試;簡支梁缺口沖擊性能測試:按GB/T1043.1-2008測試,采用2 J的沖錘,跨度 40 mm;MFR測試:按GB/T3682-2000測試,溫度為230℃,壓力為5kg;斷裂面形貌:樣條經(jīng)液氮淬斷后噴金,采用SEM觀察斷面形貌并拍照。
2.結果與討論
2.1 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對吸油值和接觸角的影響
吸油值是評價重質(zhì)CaCO3改性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,吸油值越低,表面改性效果越好【8-9】。接觸角代表著液體對粉體的潤濕性,接觸角越大,改性效果越好【10-11】??刂聘男詴r間30min,分別添加1%、1.5%、2%偶聯(lián)劑,其吸油值和接觸角的結果如圖1所示。
從圖1的結果可以看出,采用偶聯(lián)劑GR-201對GY-616進行表面改性后,隨著偶聯(lián)劑用量的增加,吸油值逐漸降低;當偶聯(lián)劑的添加量達到1.5%時,吸油值達到最小值,繼續(xù)增加改性劑的用量,吸油值并未繼續(xù)降低。隨著偶聯(lián)劑用量的增加,接觸角先快速上升后略有下降,當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時,改性后碳酸鈣的接觸角達到最大值。與未改性的GY-616相比,采用1.5%偶聯(lián)劑改性后,粉體的吸油值從26mL/100g下降到18mL/100g,接觸角從0°增加到121°,說明偶聯(lián)劑對CaCO3表面進行了良好包覆,增強了CaCO3粒子的疏水性。由此可見,采用GR-201改性GY-616,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時,改性效果最佳。原因是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GR201通過化學鍵偶聯(lián)在碳酸鈣表面,形成了包覆層;隨著GR201用量的增加,形成的包覆層對碳酸鈣顆粒的包覆完善程度就越高,因此,碳酸鈣的吸油量下降,表面接觸角增加;當偶聯(lián)劑的添加量為1.5%時,顆粒表面的包覆達到飽和狀態(tài),繼續(xù)添加偶聯(lián)劑,對顆粒的吸油量不再產(chǎn)生影響;然而,繼續(xù)增加偶聯(lián)劑,多余的偶聯(lián)劑中的非極性基團與顆粒表面的非極性基團相互纏繞,極性基團則向外排列,從而導致接觸角下降。
2.2 改性時間對吸油值和接觸角的影響
控制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,改性時間分別為10min、20min、30min、40min、50min,其吸油值和接觸角的結果如圖2所示。

圖2 改性時間對吸油值和接觸角的影響
從圖2的結果可以看出,隨著改性時間的增加,采用偶聯(lián)劑GR-201處理后的GY-616吸油值逐漸降低;當改性時間達到30min時,吸油值變化趨于平緩,雖然繼續(xù)增加時間吸油值略有下降。隨著改性時間的增加,接觸角先上升后下降,在改性時間為30min時接觸角最大。綜合考慮生產(chǎn)成本,改性時間為30min時,GR-201改性GY-616的效果最佳。原因是隨著混合時間的增加,偶聯(lián)劑與顆粒表面反應更為完全,包覆更為均勻,但是時間太長,機械力會導致偶聯(lián)劑分子破壞,反而損害包覆完整性,導致接觸角下降。
2.3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
控制改性時間30min和添加量為10份的情況下,分別選取添加1%、1.5%、2%偶聯(lián)劑的改性GY-616填充改性ABS,ABS/CaCO3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流動性能如圖3所示。


圖3(a)是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對ABS/CaCO3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的影響,圖3(b)是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對ABS/CaCO3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和MFR的影響。從圖3(a)可以看出,隨著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的增加,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先上升后下降,在偶聯(lián)劑用量為1.5%時,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達到最大;同時與未改性CaCO3制備的復合材料相比,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其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得到了提升。從圖3(b)可以看出,隨著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的增加,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和MFR先上升后下降,在偶聯(lián)劑用量為1.5%時,沖擊強度和MFR達到最大;同時與未改性CaCO3制備的復合材料相比,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其沖擊強度和MFR得到了提升。由此可見,偶聯(lián)劑添加為1.5%時,顆粒表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包覆層,該包覆層與顆粒和ABS都有較好的粘結作用,從而增強顆粒與ABS之間的粘結,提高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,因此,此時ABS/CaCO3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最佳,加工流動性最好,這與吸油量和表面接觸角的分析結果一致。
2.4改性時間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
選取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和添加量為10份的情況下,改性時間分別為10min、20min、30min、40min、50min,制備的ABS/CaCO3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流動性能如圖4所示。


圖4改性時間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
圖4(a)是改性時間對ABS/CaCO3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的影響,圖3(b)是改性時間對ABS/CaCO3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和MFR的影響。從圖3(a)可以看出,隨著改性時間的增加,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呈現(xiàn)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,當改性時間為30min時,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達到最大;同時與未改性CaCO3制備的復合材料相比,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其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得到了提升。從圖3(b)可以看出,隨著改性時間的增加,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和MFR先上升后下降,當改性時間為30min時,沖擊強度和MFR達到最大;同時與未改性CaCO3制備的復合材料相比,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其沖擊強度和MFR得到了提升。由此可見,隨著混合時間的增加,偶聯(lián)劑與顆粒表面反應更為完全,包覆更為均勻,與基材的粘結作用也更強,但是時間太長,機械力會導致偶聯(lián)劑分子破壞,從而導致改性后的顆粒與基材之間的粘結作用變?nèi)?,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下降,因此,改性時間為30min時,ABS/CaCO3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最佳,加工流動性最好。2.5復合材料斷裂面形貌分析

圖5復合材料沖擊斷裂面SEM圖
為了探討改性CaCO3對ABS的增強作用,研究不同改性工藝CaCO3在ABS中的分散性,采用SEM對沖擊樣條的斷裂面進行觀測,結果如圖5所示,放大倍數(shù)為1000倍。從圖5(a)可以看出,采用未改性CaCO3與ABS制備復合材料,沖擊斷裂面上存在著較多大的顆粒,并且顆粒與孔洞之間的粘結不強,說明未改性CaCO3粒子存在著一定團聚,分散性欠佳。從圖5(b)(c)(d)可以看出,在改性時間為30min,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分別為1%、1.5%、2%時,(b)、(c)和(d)圖中的孔洞和顆粒,但相對于(a)圖,其顆粒要小,分散性和粘結性都要好;其中,(c)圖粒子分布均勻連續(xù),顆粒較小,分散性最佳。從圖5(e)(f)(c)(g)(h)可以看出,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,改性時間分別為10min、20min、30min、40min、50min時,圖(e)(f)(g)(h)都存在著一定的孔洞和顆粒,但相對于(a)圖,其顆粒要小,分散性要好;(c)圖粒子分布均勻連續(xù),顆粒較小,分散性最佳。由此可見,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有所改善;在偶聯(lián)劑添加為1.5%,改性時間30min時,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最好,這與之前的分析結果一致。
3 結論
采用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GR-201改性重鈣(GY-616)填充ABS樹脂,結果表明:
1)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CaCO3吸油值降低,接觸角增加。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,改性時間30min,改性效果最佳。
2)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ABS/CaCO3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提高,加工流動性增加。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,改性時間30min,ABS/CaCO3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最佳,加工流動性最好。
3)經(jīng)過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,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有所提高;在偶聯(lián)劑添加量為1.5%,改性時間30min時,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最好。
4 參考文獻
[1] 劉媛,王衛(wèi)衛(wèi),周琦等. 無機填料改性ABS樹脂的研究[J]. 塑料助劑, 2008, 68(2): 34-38.
[2] 彭鶴松,曾偉,宋建強等. 永豐超白大方解石粉在ABS中的應用[J]. 工程塑料應用, 2016,44(8): 115-119.
[3] 梁基照. 超微細CaCO3填充ABS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[J]. 現(xiàn)代塑料加工應用, 2005, 17(1): 16-18.
[4] 張凌燕, 賴偉強, 唐華偉等. 硅灰石改性及填充工程塑料ABS的研究[J]. 非金屬礦, 2007, 30(3): 23-25.
[5] 張凌燕, 唐華偉,賴偉強. 白云母改性與填充ABS工程塑料的試驗研究[J]. 塑料, 2007, 36(4): 5-7.
[6] 宋繼瑞,沈志剛,陳建峰等. ABS/改性納米CaCO3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[J].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, 2004, 20(3): 126-128.
[7] 孫樹林, 張會軒, 張皓瑜等. 納米CaCO3/ABS復合材料的制備[J]. 吉林工學院學報, 2001, 22(3): 32-34.
[8] 湯泉,陳瑞瓊,盧玉昌等. 松香酸烷醇酰胺表面改性重質(zhì)碳酸鈣的研究[J]. 化學工程師, 2012, 3:11-13.
[9] 周學永, 尹業(yè)平, 鐘萬維. 硬脂酸改性碳酸鈣的效果表征與改性機理初探[J]. 廣東化工, 2006,33(2): 24-26.
[10] 李麗匣, 韓躍新, 陶世杰. 碳酸鈣晶須表面改性研究[J]. 化工礦物與加工, 2008, 5: 4-8.
[11] 鄒??? 陳建峰, 劉潤靜等. 納米CaCO3的制備、表面改性及表征[J]. 中國粉體技術, 2001, 7(5): 15-1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