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成份
輕質碳酸鈣主要是以石灰石為原料,經(jīng)煅燒、消化、碳化、脫水、干燥、分級等工序得到的粉體材料。
產(chǎn)品堆積密度
輕質碳酸鈣產(chǎn)品的堆積密度較小,一般為0.5~0.7g/cm3,一些納米碳酸鈣產(chǎn)品的堆積密度甚至可達到0.28g/cm3左右。
吸油
輕質碳酸鈣顆粒微細、表面較粗糙,比表面積大,因此吸油值較高,一般為60-90mL/100g左右。
白度
輕質碳酸鈣產(chǎn)品純凈度較高,因此白度一般為92%~95%,部分產(chǎn)品可以達到96%~97%。
含水率
普通輕質碳酸鈣產(chǎn)品水分0.3%~0.8%,有時會有一定的波動,不太穩(wěn)定。
粉體特點
輕質碳酸鈣的粉體特點是:顆粒形狀規(guī)則,可視為單分散粉體;粒度分布較窄。根據(jù)晶粒形狀的不同,輕質碳酸鈣可分為紡錘形、立方形、針狀、鏈狀、球形、片狀和菱形等。
粒徑
輕質碳酸鈣由于氧化鈣反應不完全,殘留有石灰味道,如填充餅干則會有嗆人的味道,而重質碳酸鈣沒有。
輕質碳酸鈣按其原始平均粒徑(d)可分為:微粒碳酸鈣(>5μm)、微粉碳酸鈣(1-5μm)、微細碳酸鈣(0.1-1μm)、超細碳酸鈣(0.02-0.1μm)、超微細碳酸鈣(<0.02μm)。
沉降體積
沉降體積是單位質量的碳酸鈣在100mL水中振蕩并靜置3h后所具有的體積。
沉降體積越大說明產(chǎn)品粒度越小、密度越輕、產(chǎn)品檔次越高。
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為2.4~2.8mL/g,納米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為3.0~4.0mL/g。
流動性
從流動性上考慮,輕質碳酸鈣的微觀結構為紡錘形狀,加上其自身吸油值比較大,可以將配方中促進流動的組分如潤滑劑、增塑劑、偶聯(lián)劑、分散劑等吸收,所以它的流動性不如重質碳酸鈣好,一般加入量超過25份就嚴重影響流動性;
色相
輕質碳酸鈣,因為它為化學合成法人工制成,在合成的過程中可以控制其產(chǎn)生晶型的種類,所有就可以控制其色光的類型。在具體配色時,碳酸鈣的色光要與主著色劑色相一致。
PH值
輕質碳酸鈣的pH值為9-10。
加工工藝
輕質碳酸鈣的生產(chǎn)是通過化學反應沉淀后制取的,后者比前者的工藝復雜的多,要求也相應嚴格的多,因此同等粒徑的重質碳酸鈣要比輕質碳酸鈣便宜30%左右,如果性能允許可選擇重質碳酸鈣更經(jīng)濟便宜。
應用范圍
輕質碳酸鈣產(chǎn)品:相對應用領域較廣泛,主要的應用領域為塑料、橡膠、涂料、膠黏劑、卷煙紙、油墨等,以體積填充為主,而納米碳酸鈣產(chǎn)品在應用過程中往往作為改性或補強等功能性填料使用,填充量一般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