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酸鈣的用途如此之廣那么怎么辨別碳酸鈣的好壞,以及該如何挑選好的碳酸鈣呢?以下方法或許能幫到你。

我們知道碳酸鈣有許多優(yōu)良的特性,相比其他粉體材料具有明顯的的優(yōu)勢,如價格便宜;色澤好,易著色;硬度低;熱穩(wěn)定性及化學穩(wěn)定性良好;易干燥,無結(jié)晶水;無毒、無刺激性、無味等。
因此在了解其特性之后,對于如何挑選碳酸鈣有了基本要求。
1、碳酸鈣含量要高,硅、鐵等元素的化合物要盡量低。
2、有害重金屬元素含量更要嚴格要求。
雖然碳酸鈣的有害重金屬含量低,達到國家衛(wèi)生級要求,但也要嚴格要求其有害重金屬元素含量,避免對人體造成危害。
3、白度要盡可能高。
碳酸鈣本身比其他無機礦物粉體都要白,從具體數(shù)值上說達到90度就可以了,雖然白度對填充塑料性能的影響不顯著,但企業(yè)仍希望白度越高越好,主要是基于這些原因:
(1)白度越高表明純度越高,非碳酸鈣的其它礦物成份含量越低。鈣粉發(fā)灰表明可能存在游離碳,發(fā)黃表明可能有較多的鐵化合物,發(fā)暗表明硅的含量高。雜質(zhì)含量高有時會影響填充塑料制品的色澤、外觀及在加工過程中對加工設(shè)備和模具造成較重的磨損等
(2)白度越高,直觀印象越好,越顯檔次高。
(3)白度越高,搭配其它顏料后,最后的色澤越正、越穩(wěn)定均一。
4、吸油值越低越好
100g粉體材料所能吸收的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(DBP)的最大量稱之為該材料的吸油值。
對于某些塑料制品,如軟質(zhì)聚氯乙烯、人造革、電纜料等,需使用增塑劑,碳酸鈣吸油值越高,越易將增塑劑吸附到填料中,使其失去增塑樹脂的作用,從而為達到一定的柔軟度需加大增塑劑用量,造成成本上升。通過對碳酸鈣表面處理,將碳酸鈣顆粒表面包覆,可以降低其吸油值。例如,經(jīng)偶聯(lián)劑處理的輕質(zhì)碳酸鈣其吸油值可從92.91g/100g降至49.33g/100g。
5、細度及粒徑分布需適當
(1)從成本上考慮,只要能滿足使用要求,寧可用粗的,不用細的。
(2)從填充塑料的性能上考慮,在可以適當增加成本的前提下,用粒度更細的效果會更好。
(3)從加工流動性角度考慮,在控制好最大粒徑的前提下,平均粒徑大些為好。
6、活化不活化要應依下游用戶需求而定。